2月24日,位于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崗下的樂凱集團樂凱華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大院內,許多員工圍在宣傳櫥窗前,仔細觀看公示的30年學雷鋒活動先進集體、學雷鋒標兵和優秀志愿者名單。這些不陌生的名字,已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這些學雷鋒標兵的事跡又展現在面前。
幫助市民維修家電
每年的3月初,或在南陽市車站南路,或在生活區前的南陽市武侯路上,或在南陽市北京大道旁的樂凱華光第三生活區北院,一群群志愿者在和熙的春風里、在明媚的陽光下,在人聲鼎沸中,在一面面“青年志愿者”旗幟飄舞中,搬來桌子,放好凳子,拿出工具,擺開陣勢,準備為大家開展服務,修電器,修電話,維修液化器爐盤,磨刀磨剪子,焊盆,配鑰匙,理發、量血壓、擦車打蠟……一片歡聲笑語,一副副洋溢著春天般的笑容在這里綻放……而接受服務的既有公司的員工和家屬,也有附近社區的居民,他們從家中拿來了用鈍的菜刀、出現故障的液化器爐盤……一會兒功夫,活動現場力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在一次活動現場上,一位手里掂著剛剛修好的電話機的社區大媽高興地對記者說,每年3月初的第一個周六,樂凱華光都要組織開展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大家聚到一起,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一起解決生活中的小難題,一起建設和諧社區。通過開展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鄰里近了,心氣順了,情意加深了……樂凱華光人用溫馨的笑容迎來一個個接受服務的員工家屬和社區群眾,用熱情的服務讓大家滿意而歸,許多員工家屬和社區群眾帶著滿意的笑容離開,一聲聲“謝謝”道出了對樂凱華光志愿者的感激之情。
在每次的活動現場,我們都能看到一個個熟悉的身影。這位年過五旬、名叫魏炳剛的志愿者,30年前他還是樂凱華光研究所的設備維修工時,看到所里的一些科研人員忙得顧不上買糧換液化氣時,就在團員青年中組織了學雷鋒小組,利用業余時間幫助科研人員買糧換液化氣、磨刀修水管、換水龍頭,這一干就是30個年頭,如今,誰要找他到家幫忙換水龍頭、修洗衣機等,他都是熱情相助,高高興興地解決了他人的生活小難題。今年,他被評為30年學雷鋒標兵。還有喬立慶,這位配鑰匙的“能工巧匠”,也參加活動有30年,為員工家屬配好的鑰匙無法統計;還有齊力軍,今年已五十又五,是一位修手表的高手,每年的活動現場上,找他修手表的人最多;張彥曉,制造安裝公司的焊工,10年來,他利用自己的掌握的電焊技術,每年為員工家屬和社區居民焊盆、焊鍋等,忙得不亦樂乎;印版分廠操作工李勇4年來無償獻血30多次,獻血量達3萬多毫升,被南陽市中心血站稱之為捐獻“熊貓血”最多的志愿者,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遲潤富、肖偉等每年開展學雷鋒活動,都是積極分子。
學雷鋒活動在樂凱華光開展了一年又一年,年老的退休了,年輕人頂上來,雷鋒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傳下來;而學雷鋒為你服務的項目一年比一年多,內容一年比一年豐富。樂凱集團副總經理兼樂凱華光黨委書記、總經理滕方遷當年也是參加學雷鋒活動的積極分子,后來又成為基層單位學雷鋒活動的組織者。他告訴記者:樂凱華光原在距南陽市135公里的深山里,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生活上有很多難題。為解除職工家屬的后顧之憂,從1983年起樂凱華光黨委和團委聯合組織開展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幫助職工家屬解決生活難題。磨刀、理發、修自行車、焊盆……是最初的僅有四五個活動項目,但也受到了職工家屬的歡迎;附近村民聞訊后,紛紛把農具、生活用品拿來進行維修。隨著時間的推移,活動不斷深入,服務項目不斷增加,服務隊伍不斷擴大,參加人員由團員、青年擴展到了黨員和廣大員工,志愿者們還走進了山村,到農戶家中開展服務,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成為公司的一個保留“節目”。公司搬遷到南陽市后,這個保留“節目”也帶到了城市,擴展到了社區,服務項目由最初的5個增加到30多個,基本上滿足了員工家屬和社區群眾的需要,而且從單一的便民服務發展到愛崗敬業做奉獻等多種形式的崗位學雷鋒。樂凱華光黨委副書記姚家春和前幾任領導一樣,每年開展學雷鋒活動,他都要到現場走一走看一看,幫助志愿者們解決為民服務活動中的小困難,給大家當參謀做指導……
據了解,30年來,樂凱華光已經組織開展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200多次,累計服務職工家屬、社區群眾2萬多人次。他們堅持不懈開展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不僅受到了員工家屬和社區群眾的好評,還被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授予“全國社區志愿者先進單位”稱號,公司團委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